心身医学

  • 成人癌症患者失眠诊疗专家建议

    唐丽丽;詹淑琴;于恩彦;孙洪强;王春雪;吉爱军;李梓萌;汪艳;张叶宁;庞英;赵忠新;吴惠涓;宿长军;薛蓉;李宁;

    失眠是成人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在癌症病程的各个阶段都很常见,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影响到抗癌治疗和疾病结局。为进一步规范成人癌症患者失眠的诊治,中国癌症基金会肿瘤心理学协作组组织肿瘤科、精神科和以科室名称"肿瘤心理科"等开展精神卫生临床工作的多学科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诊疗指南、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临床经验撰写本专家建议,内容包括流行病学、病因、失眠对癌症及其治疗的影响、评估及治疗过程,以及诊疗要点和注意事项,旨在引发肿瘤临床医护人员对成人癌症患者失眠问题的关注,并为成人癌症患者失眠的诊治提供指导。

    2021年06期 v.35 441-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128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98 ]

临床精神病学

  • 自我同情与进食障碍症状关系的meta分析

    黄薇薇;陈四光;

    目的:系统探讨自我同情和进食障碍症状的关系。方法:检索中英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自我同情和进食障碍的研究。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和EBSCOhost,运用Meta comprehensive analysis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20篇,共21个独立效应量,总样本量为5273。纳入文献为实证研究,有完整数据,且高质量文献数量占比75%。自我同情和进食障碍症状存在负相关(r=-0.40,P<0.001);被试性别(Q=0.25,P>0.05)、进食障碍测量工具(Q=6.36,P>0.05)和自我同情测量工具(Q=5.47,P>0.05)异质性较低,而被试类型(正常被试、进食障碍患者)异质性较高(Q=4.68,P<0.05)。结论:自我同情和进食障碍症状关系密切。

    2021年06期 v.35 449-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23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9 ]

社会精神病学

  • 河北省成年居民失眠及危险因素现况调查

    王闻慧;石贺敏;贾海玲;孙建华;李林;杨云龙;毕皓;孙龙;栗克清;张云淑;

    目的:了解河北省成年居民失眠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北省成年居民进行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记录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生活饮食方式,用阿森斯失眠量表、睡眠呼吸暂停-柏林问卷、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问卷等量表分别评估有无失眠症状、睡眠呼吸暂停、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结果:共纳入居民21 242例,失眠症状的加权检出率为12.0%。年龄偏大、女性、教育程度低、独居者、低收入、体育锻炼较少者的失眠症状检出率较高(均P<0.05)。有失眠症状者中其他可疑睡眠障碍(快速动眼期行为障碍、不宁腿综合征、发作性睡病)检出率高于无失眠症状者(均P<0.05)。结论:河北省失眠症状很常见,年龄偏大、女性、教育程度低、独居者、低收入、体育锻炼较少是失眠症状的危险因素。

    2021年06期 v.35 45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832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37 ]
  • 大连市贫困家庭老人的抑郁及相关因素现况

    王珺婷;丁玎;冯洁;陈俊峰;

    目的:了解大连市贫困家庭老人抑郁状况,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大连市内四区贫困家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自编基本情况和社会支持问卷、老年抑郁量表(GDS),共发放问卷440份,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组老年人50%抑郁筛查结果为阳性;低受教育程度(56.2%)、单身群体(58.4%)、独居(59.5%)、低保家庭(78.7%)、健康自评较差(59.6%)和患有慢性病(57.3%)的贫困家庭老年人抑郁检出率较高;子女给予经济支持(42.1%)、经常与朋友聚会(37.2%)的贫困家庭老年人抑郁检出率较低(P<0.05)。结论:大连市贫困家庭老年人抑郁情况较严重,提议社会各界及政府部门应重点关注这一群体。

    2021年06期 v.35 461-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0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30 ]

会议及消息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2021年精神病学和心理卫生科研论文写作培训班

    <正>第13期"精神病学和心理卫生科研论文的写作"培训班将于2021年秋季在深圳举办。课程设置将延续以往的内容,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由本刊主编、副主编、责任编辑以及外聘专家讲授心理卫生领域科研和论文发表中涉及的学术伦理和法规、科研选题与创新的思路与可操作技术、研究方案的形成和打磨、文献资源的检索与高效利用、

    2021年06期 v.35 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7 ]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

  •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焦虑及防御机制的团体干预随机对照试验

    于妍;杜启峰;张岱威;曾海萍;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危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防御机制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首次发病的患者一级亲属24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27例)和非干预组(118例)。两组均履行常规告知,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4周的团体心理危机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使用防御方式问卷(DSQ)评估防御类型,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防御机制和焦虑情绪。结果:团体心理危机干预4周后,干预组DSQ成熟型防御机制评分[(38.0±15.7)vs.(32.3±11.9)]增高,不成熟型防御机制评分[(94.5±24.0) vs.(108.4±32.5)]及中间型防御机制评分[(160.4±48.8) vs.(177.5±55.4)]均降低(均P<0.05);非干预组DSQ各防御机制评分与干预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的HAMA评分差值[(6.1±1.3)vs.(4.0±0.9)]和有效率(66.1%vs.45.8%)均高于非干预组(P<0.001)。结论:团体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可以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不良防御机制,增加成熟型防御机制应用,改善焦虑情绪。

    2021年06期 v.35 46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40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7 ]
  • 贵州省心理咨询服务现况调查

    舒燕萍;罗环跃;朱咸林;黄乾坤;曹俊华;贺励慧;李琳;

    <正>我国精神心理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6.6%[1]。这提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巨大,如何加强及促进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规范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据贵州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指导中心的数据显示,从2009-2018年,贵州省共计3714人获得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本研究调查贵州省心理咨询师基本情况及心理咨询服务现状。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19年8月-2019年11月,

    2021年06期 v.35 472-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9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3 ]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

  • 校园欺凌中不同角色中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

    刘小群;杨孟思;彭畅;谢群辉;刘倩雯;吴芳;

    目的:探究校园欺凌中不同角色中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方法:在湖南省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对8252名中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中文版Olweus欺凌问卷评估校园欺凌中的角色,广泛性焦虑量表及9项患者健康问卷评估焦虑和抑郁情绪。结果:被调查者中,单纯欺凌者151人(1.8%),单纯受欺凌者1134人(13.7%),欺凌-受欺凌者293人(3.6%),未卷入者6674人(80.9%)。焦虑情绪检出率为15.1%(1248/8252),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0.4%(1685/82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欺凌-受欺凌者检出焦虑情绪(OR=3.48,95%CI:2.60~4.66)、抑郁情绪(OR=3.04,95%CI:2.30~4.02)的风险高于未卷入者。单纯受欺凌者(OR=2.61,95%CI:2.20~3.10)和单纯欺凌者(OR=2.11,95%CI:1.38~3.22)检出焦虑情绪的风险高于未卷入者;单纯欺凌者(OR=2.68,95%CI:1.84~3.92)和单纯受欺凌者(OR=2.53,95%CI:2.17~2.97)检出抑郁情绪的风险也均高于未卷入者。结论:校园欺凌中的不同角色中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存在差异,欺凌-受欺凌者是检出焦虑抑郁情绪的高危人群。

    2021年06期 v.35 475-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399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162 ]
  • 小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的meta分析

    刘福荣;吴梦凡;董一超;岳馨培;尚小平;隋美丽;刘新奎;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小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情况,为小学生抑郁症状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CBM、CNKI、万方、维普、PubMed、 Embase、APA、Cochrane图书馆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2000~2019年发表的有关小学生抑郁症状流行情况的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抑郁症状检出率,按时间、地区、性别、年级、居住地、量表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纳入39篇文献,共调查71 170人,其中抑郁症状10 618人,meta分析合并效应值为17.1%(95%CI:14.7%~19.5%)。23篇研究报告了调查时间,亚组分析发现,2011-2018年小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2001~2010年(16.8%vs.13.8%);经济欠发达地区(21.7%)高于其他地区。六年级学生(19.9%)高于其他年级;农村高于城市(18.8%vs.13.9%)。使用最多的是CDI量表,使用CES-D量表所得检出率(22.2%)最高。结论:我国小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06期 v.35 482-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1263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66 ]

心理卫生评估

  • 护校学生情绪行为表现类型与童年期创伤的关系

    吴柳柳;王娟;张烜;曹枫林;

    目的:使用潜在类别分析识别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不同的情绪行为表现亚型,探讨其与童年期创伤的关系。方法:选取山东省某高职学校护理专业学生420名,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TQ)、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DASS-21)和12-条目攻击问卷(12-AQ)进行调查。对负性情绪和攻击性行为进行潜在类别分析,使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童年期创伤与情绪行为表现类型的关系。结果:识别出高攻击性高负性情绪组(类别Ⅰ,占15.7%)、高攻击性低负性情绪组(类别Ⅱ,21.4%)、低攻击性高负性情绪组(类别Ⅲ,9.5%)、低攻击性低负性情绪组(类别Ⅳ,53.3%)4个亚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情感忽视是类别I和Ⅲ的独立风险因素(OR=6.78、3.86)。累积风险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童年期创伤数量的增加,学生进入类别Ⅰ的可能性增加(OR=2.45、7.86、37.28)。结论:有童年期创伤经历,尤其是有情感忽视经历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可能会增加。

    2021年06期 v.35 48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80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5 ]
  • 口腔医学实习生的职业倦怠现状及相关因素

    沈勇;许桐楷;温特;韩冬;

    目的:了解口腔医学实习生职业倦怠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北京市某三甲口腔医学院选取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八学制学生,使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人类服务行业版(MBI-HSS)测评职业倦怠状况(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情绪调节问卷(ERQ)测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状况(包括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2个因子)以及大学生移情问卷测评移情状况(包括认知移情、情感移情、行为移情3个因子)。结果:口腔医学实习生MBI-HSS的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得分高于常模,个人成就感得分低于常模(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实习年限与MBI-HSS情感耗竭得分负性关联(β=-2.76,P<0.05);非独生子女、ERQ表达抑制得分与MBI-HSS去人格化得分正性关联(β=1.85、0.30,P<0.05),ERQ认知重评得分与MBI-HSS去人格化得分负性关联(β=-0.19,P<0.05);非独生子女、ERQ认知重评和认知移情得分与MBI-HSS个人成就感得分负性关联(β=-3.36、-0.41,P<0.05)。结论:口腔医学实习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实习年限短、独生子女、认知重评情绪调节能力低、表达抑制情绪调节能力高、认知移情能力低的口腔医学实习生更易出现职业倦怠。

    2021年06期 v.35 496-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73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5 ]
  • 应用潜剖面分析探索双职工夫妻工作家庭冲突模式

    曾练平;田丹丹;黄亚夫;

    目的:探索双职工夫妻工作家庭冲突模式,分析不同类型双职工群体工作满意度、婚姻满意度的差异。方法:选取237对双职工夫妻,使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WFCS)、工作满意度量表(JSS)、婚姻满意度量表(MSS)进行调查,对双职工夫妻工作家庭冲突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存在丈夫较高-妻子较低工作侵扰家庭组(16.5%)、低工作侵扰家庭组(30.4%)、丈夫中等偏低-妻子中等偏高工作侵扰家庭组(26.6%)、高工作侵扰家庭组(26.6%) 4个工作侵扰家庭潜在剖面;存在丈夫较低-妻子高家庭侵扰工作组(8.4%)、丈夫高-妻子较低家庭侵扰工作组(3.0%)、低家庭侵扰工作组(40.9%)、中等家庭侵扰工作组(32.1%)和高家庭侵扰工作组(15.6%)5个家庭侵扰工作潜在剖面。低工作侵扰家庭组和丈夫较高-妻子较低组的JSS、MSS得分最高;低家庭侵扰工作组和丈夫高-妻子较低家庭侵扰工作组的JSS、MSS得分最高。结论:双职工夫妻的工作家庭冲突具有明显分类特征;不同的特征群体在工作满意度、婚姻满意度上有差异。

    2021年06期 v.35 501-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下载次数:165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9 ]
  • 高校心理委员胜任特征问卷的编制

    詹启生;刘新颖;张晨;李承泽;王琴;刘美;

    目的:编制高校心理委员胜任特征问卷(CQPMC)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及文献分析,建构CQPMC的理论结构并编制初始问卷。对1010名心理委员进行预测,用于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其中529人进行间隔4个月的重测;对1267名心理委员正式施测,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效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使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C-C)和心理委员的自我效能感问卷(PMSEQ)进行效标效度检验。结果:问卷共35条目5个因子,解释60.85%的方差变异;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拟合良好(χ~2/df=4.83,CFI=0.93,NFI=0.91,IFI=0.93,TLI=0.92,GFI=0.88,RMSEA=0.06);CQPMC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IRC-C总分、PMSEQ总分呈正相关(r=0.21~0.75;均P<0.01)。总问卷及5个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0~0.96;重测信度为0.65~0.90;分半信度为0.64~0.93。结论:本研究编制的高校心理委员胜任特征问卷可作为测量高校心理委员胜任特征水平的有效工具。

    2021年06期 v.35 509-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24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13 ]
  • 网络约会虐待的概念、测量及影响因素(综述)

    刘玉莲;刘爱书;

    网络约会虐待,是指处于约会关系的个体通过现代化的通信设备和社交媒体监视、控制、骚扰、威胁或逼迫约会伴侣。通过梳理网络约会虐待的概念,对比其与传统约会虐待的区别和联系,指出其特点,并探讨了发生率及分布特征、测量方式和影响因素。未来研究可以基于中国文化背景开发或修订测量工具,丰富数据收集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推进中国文化背景的网络约会虐待研究。

    2021年06期 v.35 516-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83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1 ]

新冠肺炎流行期公众心理卫生特别栏目

  • 新冠肺炎流行期呼和浩特市隔离点回国人员焦虑抑郁及自杀意念

    陈彦超;陈丽霞;吕东升;张潇;韩子亮;朱可冉;刘敏;吴靖迪;张利;李凌江;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隔离酒店回国人员的焦虑、抑郁及自杀观念现况。方法:对2020年3月20日-5月24日隔离酒店回国人员进行网络调查,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60为中重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抑郁严重指数≥0.60为中重度抑郁)、自编自杀筛查问卷评估焦虑、抑郁及自杀观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重度焦虑抑郁、自杀观念的因素。结果:有中重度焦虑、中重度抑郁、自杀观念者分别为43例(1.6%)、169例(5.4%)和34例(1.1%)。女性更容易出现中重度焦虑症状(OR=2.61,P=0.007),有精神心理科就诊史者更易出现中重度焦虑、抑郁症状(OR=8.56和4.22,P<0.001),而留学生少有中重度焦虑/抑郁症状(OR=0.41和0.45,P=0.021和<0.001),有任何程度的抑郁症状都可能有自杀观念(轻、中、重度抑郁OR=9.11、37.42、288.12,P≤0.001)。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隔离酒店回国人员少数有中重度焦虑、抑郁或自杀观念,女性、非留学、精神心理科就诊史可能是危险因素。

    2021年06期 v.35 523-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90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5 ]

  •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正>医院简介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前身是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精神科。1951成立北京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病院,1966年搬迁至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成为该院精神科,1980年成立北京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1992年10月迁入现址(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04年12月增加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名称,2020年4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院(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完成竣工验收,现有总建筑面积约为5万多平方米。

    2021年06期 v.35 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2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简明稿约

    <正>《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由中国科技协会主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挂靠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是心理卫生(精神卫生)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服务于从事临床、科研、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主要刊登反映我国心理卫生和精神健康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各种形式的论文,报道世界前沿信息,传播心理卫生新知识。办刊宗旨是推动心理卫生各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发展、促进心理卫生领域学术理论的创新和应用性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增进全民心理健康水平。

    2021年06期 v.35 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8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