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指肠溃疡与神经症患者的个性和心理状况比较

    叶瑞繁

    本文对十二指肠溃疡(简称DU)与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这两大类疾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以探讨各自的个性特征及它们之间心理状况的差异。对象和方法对象1.十二指肠溃疡组(简称溃疡组):为消化内科门诊住院部经胃镜确诊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共...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脑血管病后抑郁对记忆功能影响的研究

    孙九伶,曾艳芳,郭瑞芳,俞子彬,崔海英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脑血管病患者记忆障碍及精神异常分别进行了研究[1,2,5]。本研究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记忆测定及抑郁量表调查,试图探讨脑血管病后抑郁对记忆功能的影响。对象与方法对象随机选取1992年4月至199...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 ]
  • 综合医院心理门诊1568例分析

    汪士昌,陈瑞英,张凤娟,李心天

    1977年恩格尔(G.L.Engel)关于需要新医学模式的著名论文发表以来[1],二十年过去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有了很大进展。近十几年来,在我国的综合医院中开设心理门诊的也逐年增加,这对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是有重要意义的。199...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 ]
  • 11-12岁儿童行为问题与人格特征及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黄丽,赵梅,吴戟红,吴奋飞

    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个性原因及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对象与方法对象按学号随机抽取杭州某小学六年级11-12岁学生106名(排除有精神障碍或弱智);其中男53名,女53名。方法1.使用EPQ儿童问卷,分P量分、E量分、N量分和L量分,由学生自...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 ]
  • 两代人养育方式比较

    王燕玲,黄悦勤,王玉凤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高校幼儿园3-6岁儿童共566人,3岁组103人,男54人,女49人;4岁组171人,男98人,女73人;5岁组195人,男113人,女82人;6岁组97人,男60人,女37人。采用(1)儿童生活环境调查表:由作者自行设计,内...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弈棋儿童智力结构初步测试

    王维,赵兰

    随机抽取32名业余时间在棋校进行正规学习的学生,为弈棋组。男性26人,女性6人。年龄6.5岁~9岁,平均8.62±0.27岁。每周学棋8~10小时,均在晚上及周末等业余时间进行,学棋时间在1~3年左右。又按学棋时间在1~2年的分为弈棋A组,共21例;...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217例幼儿依恋行为调查分析

    吴瑞萍,徐唯

    幼儿在睡前有吮口唇,吮手指,咬指甲,吮母亲脸和耳朵,抚弄母亲的乳房或手等,抚弄自己头发或母亲头发,抱绒毛玩具,绒线毛毯,玩弄枕巾,浴巾,被子,手绢,母亲毛衣等软质物品的依恋行为。予以纠正时,出现程度不一的焦虑,烦燥,不安及不眠等不良情绪。本文对乌鲁木...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75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成员情绪障碍多因素分析

    包锡卿,高春霓,高小妹,王仁峰

    本文对1997年1月—1997年6月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成员180名进行了情绪调研。其中:男性96名,女性84名。患者配偶61名,患者父母59名,患者子女60名。平均年龄41±13岁。在对患者家庭成员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1]、焦虑...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2 ]
  • 湖南省4~16岁儿童睡眠障碍的流行学调查

    罗学荣,李雪荣,万国斌,苏林雁,杨志伟

    目的:了解湖南省4~16岁儿童睡眠障碍流行学资料。方法:对湖南省8644名4~16岁城乡儿童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DSM-Ⅲ-R为诊断标准,调查湖南省城乡儿童,了解儿童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分布特征,并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有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睡眠障碍总时点患病率为1.35%,农村患病率(2.01%)明显高于城市(0.98%),男性(1.35%)与女性(1.36%)无差异。42.73%患儿合并其他精神卫生问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儿童睡眠障碍有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不良的教养方式、精神病家族史、出生时异常及母孕期有害因素。结论:儿童睡眠障碍主要以梦魇,睡惊障碍为主,心理社会因素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54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 ]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适应行为的研究

    杜亚松,刘漪,唐慧琴,徐韬园

    目的:比较ADHD患儿与正常儿童的适应行为能力。方法:采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对4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和34名正常儿童进行了评定。结果:ADHD患儿除感觉运动、生活自理和时空定向项目与正常儿童接近外,其它分量表、因子和适应能力商数均低于正常儿童,男性ADHD患儿社会自制能力较正常儿童为差。结论:ADHD患儿的适应能力评估对ADHD的诊断、干预和预后预测均有重要作用。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 ]
  • 儿童气质测试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周儒伦,王玉凤,张劲松,刘丽娟,任桂英,顾伯美

    儿童气质是儿童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在儿童行为问题的诊断和矫正中应用广泛[1]。Thomas和Chess[2]通过纽约纵向研究(NewYoukLongitudinalStudy,简称NYLS)将儿童气质归纳为9个维度: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考试应激中唾液皮质醇及SIgA变化与行为类型研究

    林实,徐斌,钱忠明

    本文对57名福州某校高二年级男生,年龄17-19岁,身体健康,无口腔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家族史,且参加为期三天的期末考试者,采用定式问卷、统一指导语和集体测验的办法,完成一般情况调查表和A型行为问卷;A型行为问卷共60题,由张伯源修订,分为争强好胜、敌...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 ]
  • 532名高校新生的生活和人际关系调查

    赵富才,杨昭宁

    本文对两所高等院校文理四个系科新生共569人进行调查(入校均达四个月)。获得合格答卷532份,其中男生326人,女生206人;文科生270人,理科生262人;乡村学生388人,城镇学生144人;自己志愿报考该院校的275人,非自己志愿报考的学生257...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68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2 ]
  • 大学生的特质焦虑及其个性特征的研究

    张文兰

    特质焦虑、状态焦虑、人格特征等相关研究较多[1-4]。本文分层抽取西安八所高校本科大学生300名(其中二年级155人,四年级145人;男146人,女154人;文科152人,理工科148人),采用Charles.D.spielberger.编制、上海师...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25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3 ]
  • 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个性特征测定及分析

    胡淑芳,杨来启

    本研究对我科门诊及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共68人自愿进行测查,其中父母46人,同胞10人,子女12人,年龄12-67岁,(12-16岁2人,16-35岁17人,36-45岁18人,46岁以上31人),平均年龄46.7岁,男性29名,女性39人。...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学习障碍儿童绘人测验的分析

    静进,袁崇军,刘建平

    目的:探索智商(IQ)值正常的学习障碍(LD)儿童在绘人测验(HFD)中的反应特征;方法:用(HFD)和WISC-CR对LD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了测试,并依WISC-RC结果将LD组分为VIQ优势组、PIQ优势组、无差别组,就两测验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进而对HFD三部分计分通过率作了比较分析。结果:LD组及其亚组的HDF-IQ与WISC各IQ值间呈低相关,LD组在人物总体貌上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在各部位比例和细节技巧上明显逊于对照组,VIQ优势组与PIQ优势组通过率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FD并不完全反映儿童的操作智力,LD儿童可能存在“构图思维能力”的某种障碍。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大学新生自杀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克让,罗锦秀,韩向明,马慧霞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自杀观念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学生心理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对6248名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档案进行了分析,并采用SCL-90,16PF,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防御和应对方式测定;结果:发现有自杀观念者占8.0%,经常吸烟、喝酒者的自杀观念出现率远高于不经常吸烟、喝酒者,对专业不满意或无所谓的学生自杀观念的出现率远高于对专业满意者。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自杀观念的因素有人格因素的乐群性(A)、聪慧性(B)、恃强性(E)、忧虑性(O)、适应与焦虑(X1)二元人格因素,生活事件的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社会支持的社会支持总分,防御方式的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因子和应对方式的积极应对。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131 ] |[引用频次:126 ] |[阅读次数:2 ]
  • 高中生的防御方式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梁军林,李东石,刘珍妮,全东明

    目的:了解高中生的防御方式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乐昌市三所中学的518名高中生,用症状自评量表、防御方式问卷、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高中生倾向于应用成熟防御方式和积极应对方式;相关分析显示,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有心理健康问题或症状评分高者,其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也高;女生应用消极应对方式人数及评分高于男生,心理健康量表症状评分亦高于男生(p<0.01)。结论:提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性别特点加强应对策略训练,提高对困难和挫折的认识水平及应付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805 ] |[引用频次:162 ] |[阅读次数:2 ]
  • 寄宿制重点高中生家庭环境对自我意识的影响

    杜亚松,童静娴,徐韬园,唐慧琴,刘漪,唐盛昌,王运调,张在舫,戴敏敏,章健华

    目的:了解寄宿制高中学生的家庭环境对自我意识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Piers-Haris自我意识量表(PHSS)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537名寄宿制高中学生进行了评估,并与有关常模进行了比较。结果:女生在情感表达、知识性和道德观分量表评分高于男生,组织性低于男生;与区域常模相比,FES-CV多数分量表得分较高;自我意识水平低和有抑郁情绪者FES-CV多数分量表得分较低。结论: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对寄宿制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45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3 ]
  • 父母养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与神经症关系的多因素分析

    刘宝花,黄悦勤,宋燕华,张津萼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与神经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对400例大学生神经症患者和500名正常大学生的EMBU问卷结果进行量化分析,结果:神经症患者父母养育方式趋向拒绝型、偏爱型、过度保护型;母亲教育水平较低、受试者教育水平较高、有家庭不幸事件者,则子女患神经症的危险性较大;父母地位提高或受到嘉奖者子女患神经症的危险性较小。分层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神经症组的父母养育方式受父母职业和教育水平、受试者年龄、教育水平、民族及家庭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结论:父母养育方式不当以及一些社会心理因素与神经征的发生有关。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71 ] |[引用频次:116 ] |[阅读次数:2 ]
  •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

    姚贵忠,刘平,舒良,宣妙珍,王振怀

    目的:观察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西酞普兰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不良反应。方法:用该药治疗各种抑郁性障碍60例。用Hamilton抑郁量表和临床总体印象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在54例完成6周治疗的病人中,该药临床显效率达69%,总有效率为91%。对抑郁症病人所伴发的焦虑和睡眠障碍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轻微,无一例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结论:提示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1 ]
  • 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研究

    张宁,李箕君,周群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47例住院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抑郁症患者TAS总分为74.13±9.59,明显高于常模,因子分中以Ⅰ、Ⅱ、Ⅳ因子为显著;患者的TAS总分与HAMD得分呈正相关;男女差异显著,女性患者述情障碍较为明显。多元逐步回归发现:性别、病程等因素对TAS总分作用明显。文章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92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2 ]
  • 舒血宁合并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

    罗和春,刘平,孟凡强,沈渔村,赵学英,谭春香,韩宝杰,陈黔妹,赵安全,于江,方润领,汪斌,陈钊,朱少敏,张国忠,刘广志,石金钟,张淑琴,李敬先,解克平,李建华,王洪灏,孟素荣,张本,易善志,汤甫琴,汪连春,郭华,孙国荣,钟红文,李淑荣,叶颂平

    目的:观察合并应用银杏叶提取物能否提高经典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的抗抑郁疗效,能否减少阿米替林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一组病人给予阿米替林合并银杏叶提取物(研究组),一组给予阿米替林与安慰剂(对照组),治疗8周。共纳入240例符合CCMD-2-R抑郁症标准的病人。结果:(1)研究组疗后Hamilton抑郁量表平均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研究组治疗结束时CGI严重度显著低于对照组;(3)研究组As-berg副作用量表治疗后增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研究组的疗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与阿米替林合并应用可以显著增强后者的抗抑郁疗效,并且能显著减少后者的不良反应,因而提高了后者的疗效指数。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11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2 ]
  • 冲动控制障碍——病例分析与讨论

    樊国珍,李从培,武海波,李冰,张彤玲

    病例摘要:患者王某,男,48岁,汉族,工人,未婚。于十年前开始常去废品市场购买旧钟表、字画、瓷器,有时也拣些废品放在屋内或拣破木头回来当柴烧,父母帮助收拾能同意,若卖掉则发生争执。七年前父母相继去世后,患者捡物的种类、数量增多,并趋向不被常人理解的废...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理智-情绪疗法对95例心境恶劣障碍治疗效应的对照研究

    王长虹,贾福军,方润领,朱玉萍,黄远学

    目的:探讨理智-情绪疗法(RET)、阿米替林、RET合并阿米替林对心境恶劣障碍的治疗效应。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RET组29例,阿米替林组34例,合并治疗组32例。采用Hamilton和Zung氏抑郁量表进行治疗前后评定,用方差分析和均数t检验。结果:RET合并阿米替林组对心境恶劣障碍的临床疗效、依从性优于RET及阿米替林组。结论:合并治疗组对心境恶劣障碍安全有效。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认知治疗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疗效对照研究

    张振兰,姚绍敏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CCMD-2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治疗恢复期时分别给予精神药物治疗配合认知心理治疗及精神药物治疗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出院后跟踪随访两年比较疗。结果:两组间社会功能缺陷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无显著差异,出院后两年的病情复发率认知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情复发的原因主要为不服从治疗、中断药物治疗所致。结论:认知治疗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提高患者服从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可改善远期疗效。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 ]
  • 儿童学习困难和不良行为的综合干预研究

    史慧静,王文英,汪玲

    本文对学习困难和不良行为的小学生开展一系列学校、家庭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具体的心理辅导,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干预治疗,取得了初步效果。对象和方法对象采用1.《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FAT)手册[1];2.韦氏儿童智力量表[2];3.《Achenbac...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6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 ]
  • 沙游戏对情绪障碍儿童的治疗体会——附一例报告

    方耀华

    沙游戏(Sandplay)属于游戏治疗的一种,是通过沙盘作为与孩子沟通媒介,提供给孩子一个释放压抑、表达思想和想象的机会,从而达到对有情绪障碍的孩子进行调控的一种非语言性心理治疗方法。凯特阿曼突德(1989)在文章《对儿童精神创伤的测试者的病人的沙疗...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33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疗效对比研究

    胡人文,熊生才,黄国美

    将我院1996年1~12月住院的精分症病人选择95例。入组条件:1.符合CCMD-2-R关于精分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为16-60岁;3.BPRS在35分以上;4.无躯体与脑器质性疾病。随机分成药物组48例、认知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组47例,交谈不合作病...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青少年儿童心理门诊500例临床分析

    金红霞,张嫦

    病历选自我院1998年1月青少年儿童心理门诊的初诊病人,按病历序号取500例,并将年龄按6岁以下、7-12岁(小学组)、13-18岁(中学组)、19岁以上分为四个组登记入组。按病历记载将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及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并将疾病种类根据CCMD...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从专科门诊看儿童精神卫生的需求

    舒明跃

    本文根据深圳市康宁医院儿童精神卫生科门诊记录,总结两年多时间内该专科门诊的就诊人数和病种分布情况,进而对儿童精神卫生的需求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查阅本科门诊日志,以首次就诊为准分性别统计就诊人数和诊断归类,首次诊断不明者,进一步查阅门诊病历,以最近一次就...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 ]
  • 脑梗塞病人精神症状的研究及绞股蓝的改善作用

    杨炯炯,岳文浩,芦宗玉,江虹,韩丹春

    研究表明,脑卒中后常会伴有一定程度的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疑病、偏执等,且发病率很高[1-2]。以卒中后抑郁症为例[3],80年代在美国的一项调查采用DSM-Ⅲ测查表明,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约有47%,其中27%为重度,20%为轻度;康复期脑卒中...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智能、记忆及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李燕,徐军,史晓红,闫福岭

    目的:了解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认知障碍的特点。方法: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临床记忆量表和体感刺激诱发的事件相关脑诱发电位,对18例MND患者和24例健康人进行了测验比较。结果:MND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智能、记忆障碍。其中语言智商(33.3%)、操作智商(38.9%)、全量表智商(27.8%)和记忆商(38.9%)在边界以下。本组患者表现为皮质兼皮质下智能障碍的特征。其认知电位P300的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p<0.001),波幅明显降低(p<0.001)。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肥胖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

    夏庆华,汪玲,王文英,安爱华,周厚人

    对象随机选取上海市两所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年龄9-11岁,根据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凡身高体重超过同性别的身高标准体重20%者判为肥胖,并排除有慢性病者,共104人(男73人,女31人)。按随机原则选取同班级、同性别、年龄相差6个月以内,身高相...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 ]
  • 语言智商低下儿童智力及相关因素对照研究

    蓝长安,张琪

    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随机抽样言语智商(VIQ)明显低于正常15个1Q单位以上,而操作智商(PIQ)基本正常的100名右利手儿童进行了研究,其中男性78例、女性22例;年龄:7~12岁,平均8.6±2.2岁。同时选用了100名在普通小学学习、考试成绩及...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居民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

    李书平,郑烈,李映原,李桂兰

    本文作者于1996年6~8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老城区、新城区进行神经症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对象采用整体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将银川市总人口40万划分为两区,并将两区按行政机构分为两个层次,即街道办事处与街道居委会。两区所辖街道办事...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神经性厌食症濒临死亡一例报告

    王有德,叶兰仙

    患者,女,21岁,待业,未婚。因厌食、消瘦、闭经10个月于97.5.2以“神经性厌食症”收住院。10个月前,患者面临高考,学习、精神压力较重,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差,常胃痛、腹胀、便秘,服中药后出现腹泻。高考落榜,心境不好,恰亲友来访无意中说其腿没有其姐...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精神分裂症患者就诊方式调查

    黄晓琴,童柱祥,周龙珠

    本文按照CCMD-2-R诊断标准对4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系精神病院门诊及安医大附一院心理咨询门诊连续取样的首诊病例)进行了就诊方式调查。结果:门诊方式:477例(99%)由家属陪同被动就诊,3例(1%)独自主动就诊。起病与门诊间隔时间:城镇居民平均...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 ]
  • 医学生学习成绩相关因素分析

    侯淑军,傅茂笋,李军

    有作者认为,动机、兴趣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有明显的关系[1]。本文对情绪状态及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学习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选择山东医科大学三个系,每个系抽取二个班,共6个班312名本科生。获得有效问卷295份,有效应答率为94.55%...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37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2 ]
  • 哈尔滨市道外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彭涛,王维国,赵有业,刘爱书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道外区精神障碍流行学资料。方法:采用传统流行病学调查法对哈尔滨市道外区的4366人(15岁~65岁)进行了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各类精神病的总患病率为40.07‰,神经症患病率为25.65‰。与1982年全国12地区精神障碍患病率水平相比呈增高趋势。同时,本文从年龄、职业、文化、婚姻、经济条件等方面作了分析,对可能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偏头痛发作的情绪因素及TCD改变研究

    严洁,黄朝芬,叶天雄,罗国军,王云甫

    本研究的56例偏头痛患均为本院1995.12-1997.6门诊病人,男19例,女37例,年龄16-42岁。正常对照组为门诊正常健康体检者,按年龄、性别、婚姻及文化水平与偏头痛组匹配,两组受试者均无高血压、高血糖及其它脑血管病史,文化在小学毕业以上,测...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调查

    陆敏,徐荷芬,夏媛媛

    随着临床医学研究模式的转变,精神免疫学(Psychoim-munology)首先由美国人AderR.于1981年在纽约提出,我国有关专著直至1997年才问世。它提醒临床医师,心理社会因素与生物因素一样也可致病,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而且有相互双向的联...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429 ] |[引用频次:106 ] |[阅读次数:3 ]
  • 江门市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彭晓珊,张艳红,戴秀芳,梁润欢,关欲晓

    为了解本市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和特点,探讨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我们于1996年12月对本市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行为问题及其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对象与方法对象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6岁1402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童4岁237人,5...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感觉统合疗法在学习障碍儿童中应用

    方耀华,邓静红,冯建平

    感觉统合疗法可提高和促进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各种适应行为及其视觉、听觉等功能的正常发挥,改善儿童的学习成绩、运动协调和语言功能[1]。本实验对符合感觉统合失调评定标准[2]的30例学习障碍儿童(男22例,女8例,年龄7-12岁),进行了感觉统合训练,治...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68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 ]
  • 感觉统合治疗对改善儿童行为问题的探讨

    赵亚茹,姜英,徐春秀,任建华

    本文采用感觉统合治疗方法对儿童行为问题进行集体训练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对象1996年6月至1997年6月,我科心理门诊中符合儿童行为问题诊断患儿共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5.5~12岁。智商(IQ)49~128,平均IQ为...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 ]
  • 学习不良儿童的感觉统合疗法疗效分析

    万钧,李健

    本文将前来本中心咨询和测试的儿童根据感觉统合是否失调,将他们分为两类:没有感觉统合失调的19名学习不良儿童(称协调儿童为对照组9.8±2.1岁);有感觉统合失调的102名学习不良儿童(称失调儿童为实验组9.4±1.6岁)。后者每人都接受训练20次,每...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 ]
  • 中学生心理应激的典型相关分析

    彭崇基

    本文对南宁市两所普通中学的初一到高三学生,每校每年级抽取两个班共1053人,采用(1)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2)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量表(EPQ),(3)参考有关文献[1,2]自行设计与中学生密切相关的31个生活事件调查表,(4)自行...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2 ]
  • 原因不明的胸痛(续)

    胜利,沈渔村,方耀奇,蒋宝琦

    第二部分:研究方向目前对原因不明胸痛的理论研究主要有躯体医学(心血管、食道)、疼痛学和精神医学三个方面。研究的侧重各有不同,躯体医学偏重于澄清是生理改变还是病理生理改变,疼痛学重视疼痛生理或病生理的具体机制,而精神科和心理学研究则着重考查病人在主观感...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