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务的呈现方式对孤独症儿童误念理解的影响

    苏彦捷,王恪

    目的 :探讨一种更适于测试孤独症儿童误念理解能力的方法。方法 :2 (呈现方式 )× 2 (被试类型 )设计 ,采用经典误念任务 ,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动画呈现方式与传统图片 -实物呈现方式 ,分别测试2 0名孤独症儿童和言语能力 (PPVT -R)匹配的正常儿童。结果 :呈现方式的主效应非常显著 (P <0 0 0 1) ,动画呈现方式使正常儿童和孤独症儿童的误念理解成绩都有提高 ,孤独症儿童的提高更大。结论 :孤独症儿童的误念理解能力在误念任务的传统呈现方式之下可能被低估了。充分考虑孤独症认知缺陷的多样性 ,使用恰当的任务方式 ,可能会更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

    2004年03期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27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2 ]
  • 15年来1176例孤独症门诊病例回顾性分析

    刘儒盛,杨晓玲,郭延庆,刘靖,贾美香,景晓路

    目的 :研究儿童孤独症患者的一般资料特点。方法 :收集门诊就诊的 1176例孤独症患者一般资料 ,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在 1176例患者中 ,于 3岁后才被家长发现症状者多达 3 5 10 % ,3岁以下初诊患儿仅占 2 1 43 % ,发现症状与前来求治平均间隔时间长达 3 5 0 3± 2 7 86个月。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以期早发现 ,早治疗。

    2004年03期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56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2 ]
  • 孤独症广泛表型的临床调查

    殷青云,李雪荣,罗学荣,陈劲梅

    目的 :调查孤独症先证者家系中孤独症广泛表型 (BAP)及其主要表现 ,统计其发生率 ,为进一步的神经心理和遗传研究建立基础。方法 :使用家系调查表和Bolton孤独症广泛表型的操作定义手册 ,对75例孤独症先证者的家系进行筛查 ,对符合BAP定义的家属进行总结和分类。结果 :75例先证者的家系亲属中共有 42例符合BAP的诊断 ,他们以社交缺陷表现为主 ,其次为语言发育障碍 ,以行为怪异为主要表现的最少。结论 :BAP在孤独症家系中的存在对遗传学的研究可能提供一条有用的途径 ,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2004年03期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25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 ]
  • 低出生体重儿童智能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姜秀波,张德安,王惠荣,张东峰

    目的 :了解低出生体重儿智能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Gesell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 ,对 190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测试 ,并与正常对照儿童进行比较 ,同时对可能影响智能发育的相关因素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岁和 2岁时低出生体重儿童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等发育商数均低于对照组 ,2岁时言语能发育商数也低于对照组 ,差别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 (P <0 0 5、P <0 0 0 1)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与儿童智能发育相关的因素是 :儿童的年龄、性别、头围、是否为低出生体重儿、父母亲文化水平及喂养方式。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童 1岁及 2岁时智能发育均落后于正常对照儿童。儿童智能发育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004年03期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 ]
  • 小学儿童的交友状况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

    陈会昌,谷传华,贾秀珍,双赫,饶锋,任芳,张荣华,单玲

    目的 :调查小学儿童的交友状况及其与儿童对自身孤独感和同伴交往的认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编的儿童孤独感问卷和班级戏剧问卷 ,考察 13 6名小学儿童在 3年级和 5年级时的同伴交往状况和孤独感。结果 :(1)儿童 3年级和 5年级时的交友提名不存在显著的重测效应 ,但 3年级交友提名的性别差异显著 ;(2 ) 3年级的交友提名分与孤独感问卷各维度及总量表分均无显著相关 ,而 5年级时的交友提名分与 (纯 )孤独感维度及总量表分呈显著正相关 ,与社会适应感和对交友的自我评价两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3 )学校、性别、 3年级时的交友提名对儿童 5年级时的交友提名均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在孤独感问卷诸变量中 ,只有社会适应感变量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2004年03期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315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2 ]
  • 弱视对儿童智力和注意力的影响

    王海燕,孙海浪,宦莉莉,吴云万

    目的 :探讨弱视对儿童智力和注意力的影响。方法 :对 74例弱视患者和 10 3例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调查 ,并进行注意力测试。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和轻度患者相比 ,重度弱视患者在领悟、积木、拼物、译码等分测验和操作智商方面 ,测量得分明显降低 (P <0 0 5 )。中度弱视患者在填图和操作智商方面下降明显 (P <0 0 5 )。而轻度弱视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各分测验得分则无明显差异。各组之间言语智商和全量表智商测量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本文结果提示 ,中度弱视和重度弱视对儿童智力和注意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而对轻度患者则无明显影响。

    2004年03期 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2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 成人回忆、再认和启动效应分离发展模式的研究

    李欢欢,程灶火,王力,王湘

    目的 :考察成人 (18~ 49岁 )阶段不同的记忆功能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维记忆评估量表中的 6个分测验对 2 80名正常成人进行记忆测查 ,并收集一般资料。结果 :成人的自由回忆、再认记忆和启动效应成绩随年龄的增长均呈下降趋势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其中自由回忆和再认记忆减退比较明显 ,而启动效应减退相对缓慢 ;不同性别受试的记忆成绩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 ;教育能对成人不同记忆功能的发展变化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结论 :成人阶段不同的记忆功能的发展并不是平行的 ,而是呈现一种分离发展的趋势。教育对成人记忆功能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004年03期 16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7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NEO个性问卷修订本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戴晓阳,姚树桥,蔡太生,杨坚

    目的 :探讨以“大五因素”人格理论编制的NEO人格问卷修订本 (NEO -PI -R)在中国大陆的实用性。方法 :采用杨坚翻译的NEO -PI -R对 90 9名 2 1~ 81岁正常被试进行了测试。结果 :NEO -PI -R中文本具有较好的信度 ,α系数从 0 77(顺同性 )至 0 92 (神经质 ) ,重测信度从 0 81(开放性 )至 0 91(外向性 ) ;因子分析表明 3 0种人格特质分量表基本上负荷了五个主要公共因子 (可解释 5 7 65 %的总体方差 ) ;NEO -PI -R的神经质和外向性维度与EPQ的神经质和内外向维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44 (P <0 0 1)和 0 816(P <0 0 1)。研究还发现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测验的结果均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作者认为NEO -PI-R在个别条目稍加修改后很适合在中国大陆应用 ,并建议在标准化时应建立年龄常模。

    2004年03期 171-174+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333 ] |[引用频次:221 ] |[阅读次数:18 ]
  • 245名教师SCL-90评定与学校管理气氛的相关分析

    潘孝富

    目的 :探讨学校管理气氛与教师心理健康评定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郴州市 2 7所初中教师2 45人 ,采用SCL -90量表和学校管理气氛量表进行调查并做相关分析。结果 :①教师SCL -90的因子分普遍高于常模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1) ;教师对良好和不良管理气氛学校间评定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②领导威信与敌意 (r =0 2 2 ,P <0 0 5 )、强迫因子 (r=0 16,P <0 0 5 ) ,人际领导与敌意因子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r =0 14 ,P <0 0 5 )。③教师SCL -90各因子与学校管理气氛中的民主作风、制度健全、关心体贴和管理系统性具有负相关 ,但差异无显著性。④不同管理气氛的学校 ,其教师SCL -90评分除焦虑因子外其它各因子评分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学校管理气氛对教师心理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

    2004年03期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53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2 ]
  • 癔症流行一周时41名中学生SCL-90、EPQ测评分析

    王志强,赵军,曹辉,邵洪敏

    2004年03期 178-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南方战区海军官兵应付方式与个性特征测评

    冯现刚,解亚宁,张小远,高钰琳

    2004年03期 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应对方式的测量与评价新进展

    封丹珺,石林

    2004年03期 180-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742 ] |[引用频次:123 ] |[阅读次数:2 ]
  • 对酒依赖者的注意—操作能力测试

    甘建光,高天来,高赛男,梁胜林

    目的 :了解酒依赖患者注意损害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 3 9例酒依赖患者在入院时、入院治疗六周后及 45例正常人进行了连续操作试验 (CPT)测试 ,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酒依赖者的所有CPT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入院治疗六周后有所好转 ,但仍比正常人高 ,入院时CPT结果与血液乙醇浓度、年龄及饮酒年限有关。结论 :酒依赖者注意损害广泛而严重 ,注意损害与饮酒有关。

    2004年03期 18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云南省戒毒人群对药物滥用预防、治疗服务的评价及期望

    罗健,李培凯,施怀海,沐炜,郑婕,杨芳,刘芳,李建华

    目的 :了解戒毒人员对药物滥用预防、治疗服务的评价以及戒毒者的需求 ,以提高今后药物滥用治疗和预防项目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自拟调查问卷 ,以集中匿名自填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云南省 10个地州市级强制戒毒所的 2 40 0名戒毒者进行了调查。结果 :76 2 %的戒毒人员在其吸毒前从未接受过预防吸毒的宣传教育 ,5 3 6%以上接受过预防吸毒宣传教育的戒毒人员认为 ,所接受的宣传教育没有帮助或帮助很少 ;戒毒者对目前强制戒毒机构的多数软、硬件服务基本满意 ,需要改善的是治疗的有效性和戒毒所的饮食 ;戒毒人员最迫切的需求是了解预防复吸的技能、帮助改变生活环境和帮助找工作等。结论 :目前我国药物滥用预防活动的覆盖面不够 ,其有效性、针对性均尚待提高。

    2004年03期 186-187+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戒烟失败的诱惑情境探索

    杨廷忠,陈定湾

    目的 :探索戒烟失败的诱惑情境。方法 :使用家庭访问方法对杭州市已婚男性居民进行了戒烟行为的调查。涉及的家庭通过多级分层抽样得到 ,调查对象从每个家庭随机抽取一个符合条件者。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目前吸烟状态、开始吸烟的年龄和戒烟失败的诱惑情境。各种戒烟失败的诱惑情境按照应答的频数来确定其重要性。结果 :从 1976名访问对象中获得 192 2合格问卷 ,吸烟者 90 4人 ,吸烟率为47 0 3 % ;在吸烟者中 2 0 1人曾经戒过烟 ,占 2 2 2 3 %。导致戒烟失败的情境依次为社交 (3 4 3 3 % )、正性情绪 (13 43 % )、负性情绪 (13 43 % )、孤独 (8 46% )和饭后 (7 46% )。结论 :这个结果可以作为制定戒烟方案的依据。

    2004年03期 188-190+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49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2 ]
  • 为什么女性自杀未遂率显著高于男性

    李献云 ,费立鹏 ,及惠郁 ,许永臣 ,何凤生

    目的 :通过对男女自杀未遂者特征的比较 ,了解女性自杀未遂率显著高于男性的原因。方法 :由经过严格培训的调查员用自制调查表对综合医院诊治的病情较重的 3 2 6例自杀未遂病人进行调查 ,并做出精神科诊断 (根据DSM -IV诊断标准 ) ,然后比较男女自杀未遂者 (女 2 48例 ,男 78例 )的特征。结果 :男女自杀未遂者在平均年龄、家庭经济与环境状况、既往自杀未遂次数、自杀方式、自杀意图强度、负性生活事件数目及其对心理的影响程度、精神障碍总的患病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男女自杀未遂者前三位常见的负性生活事件相同 :夫妻吵架或不和、生活规律的重大变化和经济困难。但与男性相比 ,女性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限短 ,现婚的比例高 ,自杀前一直在工作的比例高 ,同住家人的平均年龄较小 ,自杀前一个月内与不同成年家属的接触天数之和较少 ,酒精依赖的患病率低 (P均 <0 0 5 )。结论 :农村地区病情较重的男女自杀未遂者多数与自杀有关的关键特征相似 ,因此需要进一步寻找导致女性自杀未遂率显著高于男性的关键因素。

    2004年03期 19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066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2 ]
  • 一所综合性医院急诊科自杀病例调查

    王耀龙,顾金圣,陈文,兰光华,徐英

    2004年03期 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 ]
  • 银行职员的工作倦怠与身心健康、工作满意度的探讨

    蒋奖,张西超,许燕

    目的 :探讨银行职员的工作倦怠与身心健康、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和职业压力指标问卷中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工作满意度分量表对 13 5名银行职员进行了调查。结果 :(1)情绪疲惫 (耗竭 )与身体健康 (r =0 60 7,P < 0 0 1)、心理健康 (r =0 5 99,P < 0 0 1)呈显著正相关 ,与工作满意度 (r=-0 2 67,P < 0 1)呈显著负相关 ;消极怠慢与身体健康 (r =0 188,P < 0 5 )、心理健康(r =0 412 ,P < 0 0 1)呈显著正相关 ,与工作满意度 (r=-0 5 41,P < 0 0 1)呈显著负相关 ;职业效能与心理健康 (r =-0 198,P < 0 5 )呈显著负相关 ,与工作满意度 (r =0 2 42 ,P < 0 1)呈显著正相关 ,而职业效能与身体健康之间相关不显著 (r =-0 0 0 2 ,P > 0 5 )。 (2 )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 ,员工身体健康与情绪疲惫有关 ,心理健康与情绪疲惫、消极怠工有关。结论 :工作倦怠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满意度。

    2004年03期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055 ] |[引用频次:259 ] |[阅读次数:3 ]
  • 高风险科室护士焦虑情绪、心身症状与社会支持

    田春梅,姬利萍,王丽霞,高燕

    2004年03期 20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2 ]
  • 180名下岗后从事家政服务女性心身症状及相关因素

    姜华,顾立铭,瞿正万,林霞凤,卢瑛,蔡正宜,孙喜蓉

    2004年03期 20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女大学生性别认同与月经障碍的调查

    张河川

    2004年03期 202-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58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 ]
  • 初产孕妇早期的心身症状特点及相关因素

    厉萍,曹枫林,高庆岭,马弢

    2004年03期 204-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92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 ]
  • 汉族、纳西族、彝族中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状况调查

    杨洪猛,于萍,傅金芝

    2004年03期 205-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33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 ]
  • 工作倦怠感研究及展望

    陆昌勤

    2004年03期 206-207+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742 ] |[引用频次:442 ] |[阅读次数:2 ]
  • 控制感在应对过程中的作用——一个关于应激应对风格的模式

    石林

    2004年03期 208-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237 ] |[引用频次:76 ] |[阅读次数:3 ]
  • 关于性别与价值中立的讨论

    高一虹,龙迪,许莉娅

    为促进和推动我国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刊于 2 0 0 1年开始应广大读者的要求 ,推出了与心理治疗及心理咨询相关问题的讨论专栏 ,专栏的目的在于讨论和澄清有关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工作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 ,以达到“百家争鸣”和普及与提高之目的。今年本专栏将继续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希望国内外同行继续支持和关注本专栏的讨论 ,踊跃来稿 ,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也希望大家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值得讨论的问题告诉我们。我们将分期、分批整理和筛选大家的意见予以刊登 ,或在必要时分别邀请不同心理治疗学派的专家、学者发表意见。来信请寄本刊 (10 0 0 83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 5 1号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或专栏负责人钱铭怡教授 (10 0 871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请在来稿中写明作者的工作单位、职业 ,以及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地址。

    2004年03期 212-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8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