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寄语

心理治疗与咨询

  • 上网咨询焦虑、抑郁问题者精神科服务利用度调查

    肖春玲;陈彦方;邹义壮;刘桂霞;冯锋;郭蓄芳;屈英;王向群;

    目的对主观焦虑抑郁上网咨询者的临床特征及实地诊治情况进行对比,探讨网上心理咨询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在中华精神卫生网专业版精神科咨询医生所用的“我的办公室”栏目,选取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的上网者107名和完成抑郁自评量表(SDS)的上网者102名。这些上网者均进行过网上心理咨询,并完成了内容涉及网上心理咨询及实地诊治情况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焦虑组上网者107名中,男69名(64.5%),女38名(35.5%),年龄28±8岁。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88名(82.2%)。抑郁组上网者102名,男57名(55.9%),女45名(44.1%),年龄29±8岁。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81名(79.4%)。两组均无小学或以下教育程度者。两组上网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和职业分布等均无差异显著性。这些上网者除了主观焦虑抑郁症状外,主要症状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和失眠。网上咨询专家建议主观焦虑抑郁上网者实地看精神科或心理科者,焦虑组79.4%(85/107例),抑郁组87.24%(89/102例),单纯网上咨询者只占少部分。实际上,上网者在实地门诊的诊断主要为心境障碍、神经症和心因性障碍,焦虑组为44.9%,抑郁组为49.0%,无其他精神障碍诊断。上网者在实地门诊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者焦虑组27.1%,抑郁组30.3%。多数上网者未经实地诊治。结论上网者可根据专家建议进行有效诊疗,大部分上网者需要实地看精神科或心理科,少部分上网者可将网上咨询当成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网上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可能会有助于实地诊断治疗率的提高。

    2007年01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幼儿社交地位及其与母子依恋和智力的关系

    王文忠;胡宇涵;徐金灿;

    目的探讨幼儿的社交地位及其与依恋、智力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62位4-6岁的幼儿以及他们的母亲,采用同伴提名法和中国比内智力测验评价社交地位和智商,采用中国版依恋分类卡片测量母子依恋关系。结果幼儿的母子依恋关系对社交地位具有显著影响,母子安全依恋系数高的幼儿在同伴中更受欢迎(对于一般可接受性、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5,0.3和-0.4);智力对同伴的一般可接受性具有显著影响(回归系数为0.2),与母亲受教育程度有关(回归系数为0.5);4-5岁女童的智商显著高于男童(115.5±10.5/109.1±10.2,t=2.3,P<0.05),并且比男童更受同伴欢迎(0.3±1/-0.3±0.9,t=2.5,P<0.05)。结论幼儿的母子依恋关系、智商以及性别因素对其社交地位具有显著影响,而智商是性别、家庭环境因素影响幼儿社交地位的中介变量。

    2007年01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147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3 ]
  •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图画知觉过程的眼动实验研究

    李秀红;静进;杨斌让;杨思渊;王庆雄;陈学彬;杨德胜;

    目的探明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图画知觉过程的眼动特征及其视觉认知加工特点,为其针对性的矫治方法的建立提供直接的依据。方法采用EyelinkIIHigh-SpeedEyeTracker眼动仪,分别记录汉语阅读障碍儿童(N=14)和对照组儿童(N=14)对三幅图画知觉过程的眼动数据,分析其关于注视和眼跳相应的9项眼动指标。结果主题突出型的图一的9项眼动指标,两组儿童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主题一般型的图二的9项眼动指标,两组儿童间差异仍无显著性(P>0.05);图三为主题不突出型,结果眼跳指标中的平均眼跳幅度,阅读障碍组小于对照组(3.79±0.69/4.86±1.67,t=-2.29,P<0.05),其余8项指标,两组儿童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外,两组儿童对三幅图画的细节记忆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图形记忆与加工能力的缺损不是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主要特征。但当图画背景复杂时,患儿的注意广度变小,注视效率降低。

    2007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282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 ]
  • 早期干预对智力发育低下婴幼儿智能发展的作用

    陈达光;陈燕惠;张镜源;陈红;林桂秀;林秋君;陈珊;陈静;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智力发育低下婴幼儿智能发展的作用。方法以自愿来早教中心进行早期干预的智力发育低下婴幼儿(总发育商<70)30名为试验组,另选择与其基本条件相同的婴幼儿30名为对照组。试验组除进行早期干预的培训工作外,还于培训前和培训3、6、9个月后各测评发育商(DQ)1次。对照组无培训工作,于入组时和9个月后各测评DQ1次。两组入组时均隔天肌肉注射脑活素2ml共30次,大于1岁的小儿则同时口服尼莫地平和叶酸。结果①试验组经培训9个月后,其总发育商平均值提高27.6分,高于对照组观察9个月后总发育商平均值提高3.7分,试验组总DQ值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H=40.13,P<0.01)。②试验组培训9个月后,24例总DQ值达中下水平以上(总DQ值>80),24例中14例达中等水平以上(总DQ值>90)。③在30例试验组的智力发育低下婴幼儿基础总DQ值中5个能区的DQ值比较发现,大运动能力影响较其它4个能区的能力影响最少(P<0.01)。结论早期干预对智力发育低下婴幼儿的智能发展有显著效果,其中药物干预的作用较小,培训工作的作用较大,早期干预是降低智力残疾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2007年01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463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 ]
  • ADHD儿童在钟表绘画测验中的执行功能特征

    王梦龙;静进;黄旭;邹小兵;窦萍珍;

    目的研究ADHD儿童在钟表绘画(CDT)测试中体现出的执行功能特征。方法对60例ADHD儿童和60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CDT测试,综合分析两组儿童的大脑额叶执行功能的差异。结果ADHD儿童在CDT测试中的时间总分和构造总分低于对照组(3.23±1.40/4.15±0.78,11.2±1.48/11.90±0.76,t=7.742、5.073,P<0.01)。在给定十字位相标定点(3、6、9、12点)后ADHD儿童的钟面构造得分高于给定标定点之前(11.93±0.95/11.19±1.48,t=5.645,P<0.001),但时间设置评分却没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ADHD儿童CDT测试得分偏低体现了其存在计划性、注意调控功能和工作记忆的缺陷,这些缺陷的核心问题是执行功能的缺陷。

    2007年01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1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 儿童期受虐史与成人期自杀行为(综述)

    厉洁;肖水源;周亮;

    2007年01期 17-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872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 ]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遗传学和认知内表型研究概况(综述)

    杨斌让;陈楚侨;静进;

    2007年01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69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英语学习焦虑量表的编译及信效度检验

    答会明;

    目的编译外语课堂焦虑量表(theForeignLanguageClassroomAnxietyScale,FLCAS)为英语学习焦虑量表(theEnglishLearningAnxietyScale,ELAS),并检验其信度与效度。方法将编译后的ELAS对参加过CET4的669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ELAS由23个题项组成,包含4个分量表,分别是紧张不安、担忧、提问恐惧和一般焦虑。探索性因素分析后的4个分量表因素负荷分别为0.46~0.70、0.53~0.73、0.55~0.70、0.50~0.67,累积方差贡献率为48.95%;ELAS及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70~0.89,S-B分半信度为0.71~0.88;验证性因素分析后的拟合指标χ2/df、RMSEA、GFI、AGFI、NFI、NNFI、CFI、IFI分别为2.40、0.05、0.92、0.90、0.85、0.89、0.90、0.90;ELAS及分量表与CET4成绩的相关系数在-0.25~-0.64之间,ELAS与分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69~0.80之间,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5~0.63之间。结论ELAS能有效测量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实际情况,是研究英语学习焦虑的有效工具。

    2007年01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846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2 ]
  • 大学生自尊与内外激励偏好的关系

    陈林芬;华立群;骆南峰;

    目的探析大学生自尊与激励偏好的关系。方法修订并采用Radford自尊量表和Teresa工作偏好量表对226例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项目分析结果表明自尊和外激励偏好量表的项目需删减;自尊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自我悦纳、自我效能和社会知觉三个要素(特征根大于1,解释方差比率总计50.0%);修订后各量表的一致性系数α均>0.70;自尊、自我悦纳、自我效能与内激励偏好的相关系数均>0.30(P<0.01),自我效能与外激励偏好的相关系数是0.15(P<0.05)。结论自尊水平与内激励偏好相关,而与外激励偏好无关;自我效能与内外激励偏好都有密切的关系。

    2007年01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746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 ]
  • 中老年白领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邓丽芳;周霞;郑日昌;

    2007年01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9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中华成人智力量表全国城市常模的制定与信效度分析

    姚树桥;蒋莉;周永红;熊燕;陈欢;唐细容;

    目的制定中华成人智力量表16~64岁人群的全国城市常模。方法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16~64岁成年人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区域、职业等变量按比率分层取样(N=1600),建立量表的年龄常模。结果ISCA具有良好的信度(全量表智商的重测相关为0.96,各类智商平均分半信度0.93~0.96,各分测验平均测量标准误1.04~1.88,评分者信度0.91~0.96);ISCA总分与WAIS-RC总分、WAIS-III台湾修订版总分、CRT-C2相关显著,分别是0.94、0.90,0.69。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三因素模型拟合最佳。结论建立了ISCA的16~64岁人群的全国城市常模,信效度检验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2007年01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824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 ]
  • 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问卷的编制

    刘惠军;李洋;李亚莉;

    目的编制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问卷。方法通过对546名大学生调查数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242名大学生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果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问卷包含24个项目,可聚合为时间管理、情绪体验、生活冲突、牺牲社交和戒断困难五个因子。24个项目的载荷范围是0.513~0.838,五个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59.62%。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0.84,分半信度为0.68~0.91,重测信度为0.79~0.88。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RMSEA小于0.08,CFI、RFE、IFI、NFI、NNFI都在0.90以上。结论该问卷的因素结构清晰,信度和效度较好。

    2007年01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511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3 ]
  • 睡眠障碍评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肖卫东;刘平;马弘;张鸿燕;舒良;曹秀堂;

    目的对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leepDysfunctionRatingScale,SDRS)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选择符合CCMD-3的失眠症患者215例进行两次SDRS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globalimpressionscale-severi-ty,CGI-S)测试,两次间隔时间为3~7天。结果SDRS重测信度系数为0.89(P<0.001);各条目的Cronbachα系数较高(0.85~0.88)。SDRS与CGI-S的相关系数为0.70(P<0.001)。因子分析显示除条目8和9具有相近的公共因子负荷之外,其他条目分别单独负荷不同的公共因子。因子载荷范围在0.73至0.95之间。结论SDRS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007年01期 40-4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465 ] |[引用频次:136 ] |[阅读次数:3 ]
  • 高中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王凤秋;李玉;崔洪弟;郑真真;刘俊花;

    目的调查有关高中生对待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的知识、态度与行为。方法采用国际青春健康项目组提供的问卷调查表,对哈尔滨市6所高中学生施测。结果高中生的课余生活主要是读书(62.1%)、看电影电视(60.2%)、与伙伴玩耍(45.2%)、上网(41.8%)等;30%-40%的人从不与父母探讨有关性的话题;多数学生已经了解青春期的一般性知识,对于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识了解较少;约30%的人谈过恋爱,仅有4.3%的人有过性行为,学生普遍缺乏性保护的意识和能力;31.6%的人认为青春期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渠道是学校教育。男生的相关知识较女生广泛,态度和行为较女生主动积极。结论高中生的生活状态比较积极,青春健康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系统。

    2007年01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623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2 ]
  • 初中生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SCL-90的关系

    周波;张智;

    目的探讨城市初中生亲子沟通的特点以及亲子沟通状况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的亲子沟通问卷(得分越高表示沟通情况越差)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46名初中生施测。结果初中生与父亲沟通的主动性、有效性、满意度、沟通频率以及沟通时父母的态度得分高于母亲(2.8±0.7/2.7±0.7,2.9±0.8/2.7±0.7,2.4±1.1/2.2±1.1,2.6±1.0/2.3±0.9,2.6±1.0/2.3±0.9,t=3.67~6.84,P<0.01);男生与父亲沟通的主动性、满意度与母亲沟通的满意度得分均低于女性(2.7±0.8/2.9±0.7,2.2±1.2/2.5±1.2,2.0±1.1/2.3±1.0,P<0.05)亲子沟通问卷得分与SCL-90症状因子评分呈正相关(r=0.11~0.36,P<0.05)。结论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具对象性,与母亲的沟通好于与父亲的沟通;亲子沟通状况尤其是沟通时父母的态度性、控制性和亲子沟通频率与初中生心理健康密切关联;母亲的情感关注和积极交流对子女心理健康具保护作用。

    2007年01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238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2 ]
  • 不同心理控制源水平农村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比较

    王柳生;

    2007年01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4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高原地区大学生睡眠质量调查

    刘桂兰;宋志强;韩国玲;孙福英;张玉美;卓玛;

    2007年01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02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 ]
  • 初中生心理问题早期干预的对照研究

    王延祜;翟静;刘金同;陈修哲;

    2007年01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6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调查及与美国相关调查的比较

    张爱莲;钱铭怡;姚萍;

    目的了解我国当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从业者的伦理意识现状,为加强职业伦理教育以及制定我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规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译自美国的Gibson和Pope的全国性伦理调查所用问卷为主体,面向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美国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我国的被调查者职业伦理意识总体较强,但在知情同意方面需加强培训。在某些条目上有着明显的文化差异。在性别与年龄上均有一些存在显著差异的条目。结论从调查情况看专业培训是增强职业伦理意识的重要途径。

    2007年01期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2636 ] |[引用频次:77 ] |[阅读次数:2 ]
  • 生活史理论与青少年性成熟

    李宏利;张雷;

    2007年01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20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稿约

    2007年01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