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善玲;王秋玲;王玥;王睿;苏懋萱;刘冰倩;林鑫玉;贾司琦;杜玉昕;陈玉宙;郁昊;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fNIRS)技术探讨童年创伤与成年早期前额叶功能网络特性的关联。方法:招募28名有童年创伤经历大学生作为创伤组和32名无童年创伤大学生作为正常对照组,使用童年创伤问卷(CTQ)评估个体童年期虐待与忽视经历,使用反刍思维量表(RRS)量化个体对消极事件或情绪的反复思考程度,使用爱荷华博弈任务(IGT)评估个体在权衡长期收益与短期利益时的选择倾向。采集所有被试执行IGT期间的fNIRS数据,计算前脑额叶功能网络的度中心性(DC)、介数中心性(BC)以及局部效率(LE)。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明确童年创伤、脑网络属性(DC、BC和LE)以及反刍思维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创伤组在双侧背外侧前额叶DC下降,右侧额下回DC、BC和LE和双侧额极LE升高。右侧额下回的BD和LE在CTQ的性虐和RRS得分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分别为48.57%,41.43%)。结论:童年创伤与成年早期前额叶网络特性的变化显著相关,其中性虐待可能通过影响右侧额下回的网络属性,影响情绪调节和认知功能。
2025年10期 v.39 880-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杨先涛;吴荣;罗媛;任鹏宇;刘玉;冉凤蛟;罗溪;古满婷;严征;
目的:探讨回流经历对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检出率及其与儿童期情感虐待(EM)、社会支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贵州省3 901名中学生,采用青少年NSSI行为问卷、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结果:贵州省中学生NSSI行为检出率22.8%,其中回流中学生NSSI行为检出率为27.3%。社会支持和睡眠质量在儿童期EM与中学生NSSI行为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均为0.06。回流中学生(β=-0.62)与非回流中学生(β=-0.50)儿童期EM得分均与社会支持得分负相关,回流中学生(β=0.22)与非回流中学生(β=0.14)睡眠质量得分均与NSSI行为得分正相关。结论:回流中学生NSSI行为检出率更高。社会支持和睡眠质量在儿童期EM与中学生NSSI行为间有重要作用,回流中学生儿童期EM与社会支持、睡眠质量及NSSI行为关系强于非回流中学生。
2025年10期 v.39 88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彭小凡;王婷;吴淼;唐天桂;谭磊;
目的:考察同伴依恋和认知融合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中的作用,探讨这些变量关系在中、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 767名中、小学生(小学生1 950人,中学生817人),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亲密关系体验-关系结构量表、认知融合量表和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分别测量负性生活事件、同伴依恋、认知融合和抑郁。结果:负性生活事件、同伴依恋、认知融合得分与抑郁得分两两之间正向关联(r=0.36~0.75,均P<0.001);同伴依恋与认知融合的中介作用及链式中介效应值分别是0.04、0.30、0.04,分别占总效应的6.7%、50%、6.7%;链式中介模型在小学生与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Δχ~2=47.12,Δdf=6,P<0.001);链式中介作用在小学生中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Δχ~2=43.72,Δdf=6,P<0.001)。结论:负性生活事件直接或通过同伴依恋和认知融合间接影响中小学生抑郁。负性生活事件对小学生(尤其女生)的同伴依恋、认知融合影响更大;同伴依恋对中学生认知融合影响更大;认知融合对小学生抑郁影响更大;同伴依恋对小学男生抑郁影响更大。
2025年10期 v.39 895-9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宋晓钰;魏田园;王佳宁;
目的:使用网络分析方法探究青少年父母忽视、内化问题行为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性别对其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短式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和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对889名初高中生进行调查。将父母忽视不同类型与内化问题行为和攻击行为的不同维度作为节点纳入,使用R软件进行网络分析。结果:总样本中,父母忽视中情感忽视(strength=1.14)的强度最高,内化问题行为中焦虑(strength=0.99)的强度最高,攻击行为中愤怒(strength=1.06)的强度最高。男生组中,愤怒(bridge strength=0.44)的桥接强度最高;而在女生组中,压力(bridge strength=0.27)的桥接强度最高。结论:父母忽视与内化问题行为和攻击行为之间均为正相关,不同性别的网络结构存在差异。
2025年10期 v.39 902-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