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岽池;马塘生;赵嘉雯;刘嘉;焦丽颖;杨智辉;
目的: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主导性(OPNSD)是指个体偏向于通过网络满足基本心理需求,本研究探究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主导性与手机冷落行为的动态关系。方法:选取北京某高校340名大学生,间隔3个月进行两次数据收集(T1和T2)。通过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量表(NSPOS)和基本心理需求满足量表(BNSGS)计算OPNSD得分(OPNSD得分=NSPOS得分-BNSGS得分),采用低头行为量表(GSP)评估手机冷落行为的4个维度(自我疏离、无手机焦虑、人际冲突、问题认知),采用交叉滞后模型分析探究变量间的关系。结果:OPNSD得分与GSP得分的同时和继时性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0.60、0.56,均P<0.001)。T1 OPNSD得分与T2 GSP自我疏离、无手机焦虑、人际冲突维度得分均正关联(β=0.14、0.10、0.11,P<0.001或P<0.05),但与问题认知维度得分无关联(β=0.07,P>0.05);T1 GSP的4个维度得分与T2 OPNSD得分均无关联(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主导性可以正向预测手机冷落行为,表明网络环境中心理需求满足对手机行为的关键影响。
2025年08期 v.39 73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3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张杰;余飞;刘少博;张志杰;
目的:探讨不同媒体多任务程度个体在前瞻记忆测试中策略监控的时间变化特征。方法:通过媒体使用问卷筛选出重度和轻度媒体多任务个体各20名。使用前瞻记忆测试的双任务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对两组被试测试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正确率、反应时及反映策略监控的额区正成分进行比较。结果:重度媒体多任务个体在前瞻记忆测试中的反应时快于轻度媒体多任务个体(P<0.001),但二者的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媒体多任务个体的额区正成分在3个时间段内均大于轻度媒体多任务个体(P<0.05),并且振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P<0.05)。结论:重度媒体多任务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付出更多的资源用于策略监控,而轻度媒体多任务个体的策略监控则保持恒定。
2025年08期 v.39 740-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哈丽娜;尤丽雯;常庆宁;吴一波;
目的:探讨成人的人格特质与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考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在其间的作用。方法:选取18~55岁成人2 079人,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简版(BFI-10)、工作-家庭冲突量表(WFC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调查,通过PROCESS程序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神经质得分与WFCS得分正相关(r=0.11~0.19,P<0.01),外向性、宜人性、责任心得分均与WFCS得分负相关(r=-0.06~-0.17,P<0.01)。PSSS得分在神经质、宜人性、责任心得分与WFCS得分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7.03%、32.86%、48.26%。GSES得分调节人格特质得分[除外向性人格特质(β=-0.01,P>0.05)外]与WFCS得分的关系(β=-0.07~0.04,均P<0.05)。结论:社会支持在人格特质与工作家庭冲突之间起中介作用,该中介效应受自我效能调节。
2025年08期 v.39 746-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58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下载本期数据